美国 加拿大 英国 澳大利亚 新西兰 荷兰 法国 意大利 马来西亚 新加坡 日本 韩国 德国 爱尔兰 瑞士 挪威 香港 俄罗斯

新形势下的留学热

2011/3/7 4:56:08   马鞍山雅思留学   


   

    6月初,84万人弃考的消息成为众多媒体热议的焦点。

而这84万人中,又有相当一部分人因为主动放弃高考选择

出国留学而备受瞩目。

  高考成绩公布后,坊间对广州多年没出高考状元的解

释很简单——“状元出国了”。人们也不时听闻重庆等地

个别学校整班几十名学生同时出国上大学的消息。对此,

业内人士了然,业外人士哗然。

  统计数据显示,今年低龄学生出国留学人数达到近年

来的最高峰,赴海外读高中的学生比往年增加两到三成,

高中毕业参加“洋高考”赴海外上大学的学生比往年增加

一成多。

  事实背后,是人们对国内高考“千军万马过独木桥”

模式的反思,以及对“洋高考”可能带来人才外流的隐

忧。        一个放弃高考的执信学生

  小杨是执信中学高三毕业生,也是84万放弃高考的学

生中的一员。和正在焦急等待国内大学录取通知书的同学

不同,他早早就拿到了美国普渡大学、伊利诺伊大学、佐

治亚理工学院等5所大学的录取通知书。选来选去,小杨

最后决定选择伊利诺伊大学。现在,万事俱备,就等8月

份去美国上学了。说起这个,一向淡定自信的小杨语气中

还是难掩兴奋。

  3年前,他以中考物理第一的成绩进入执信中学就

读。“这里高手如云。”成绩好的时候,小杨的单科成绩

能排到年级前100名,不好的时候四五百名也试过。

  高一时,小杨请了3个月假去了新西兰,得以看到国

外完全不同的学习氛围和教育模式,一时间好奇心大增,

最后竟改变了他原本设定好的人生路线。小杨决定要出

国。

  上补习班、考托福……轰轰烈烈的出国准备工作在小

杨高二下半学期正式开始。小杨父母一开始并不同意。

“他们对国外留学程序不了解,还有对费用也比较担

心。”小杨最后还是得到了父母的支持。“每年两三万美

元,过一两年,看看有没有机会申请奖学金。”小杨很自

信地说。

  即使准备出国,小杨此前也没有完全放弃高考,同时

做了两手准备,“复习内容也有交叉,只是比较辛苦。”

从今年三四月起,小杨陆续收到了5所国外大学的录取通

知书,“尘埃落定”。“一模”之后,他决定放弃高考。

  从那一刻起,他的心情一下子轻松了很多,更多的是

对未来全新学习环境的憧憬。

  小杨班上有40多名同学,有一些在高二时就已经出

国,也有一些高考成绩不理想刚开始筹备出国的,加上像

小杨这种情况的,大概有10名左右,约占全班的1/5。

  大部分来自重点中学

  “出国的这部分高中生,大多来自重点中学,大多放

弃了高考,有的是家长期望太高压力太大,有的成绩不错

但不一定能上清华北大,住校的多所以能自己照顾自己,

以美国名校为主要目标。”广州留学服务中心出国部项目

主管张国华有着相当精辟的描述。“确实比往年多一两

成。”

  有关数据表明,以今年6月份为例,前来咨

询的高中生(包括高一到高三)咨询数据占20%,总体同

比增长10%左右。英国、加拿大的预科及文凭课程项

目、美国的ELS项目及社区大学等的咨询量增长较快,与

同期比上涨10%。尤其是新加坡、韩国、日本、法国都

有较好的上升势头,增长量达10%,而已经确定出国的

高中毕业生较往年同期约增长一成。

    据统计,2008年报考美国高考的中国高中生超

过1万人,报考英国高考的考生人数也在逐年增加。而今

年由于金融危机影响,欧美高校由于经费困难纷纷主动出

击,巡回招生,声势浩大。“不单是金融危机影响,美

国,特别是新一届政府也鼓励这样做。奥巴马就是留学生

的后代,他们给美国带来一个新总统。”张国华说。

  他们目标是做“世界公民”

  如果向前追溯,这股高中生留学潮,最早是由“顶层

一批人”引领的。“他们希望孩子从小就在国外贵族学校

读书,他们以后的圈子就是这样一批人,可以说,他们的

目标就是做世界公民。”

  “本科出去或者研究生出去读书,思维方式其实很难

融入西方主流社会。现在是全球化时代,很多家长做生

意,也希望自己的下一代懂得国际交易规则,拓宽就业范

围。”李朱说,“这样一批人懂得全球化,将来会充当中

国和世界的桥梁。”

  “洋高考”紧盯的对象,不仅是国内教育体制下的

“尖子生”,还有综合素质全面的通才。

  也难怪有评论对此表示担忧:“消耗大量公众资源培

养的优质学生选择加盟国外名校,势必导致国内大学生源

质量下降。伴随而来的是一系列连锁反应。由于顶尖学生

的流失,国内高校的学术科研极有可能受很大影响。这种

情况下国内大学的竞争力会进一步削弱,反过来又导致对

高中生吸引力不足。如此恶性循环,国内大学发展前景是

堪忧的。”

  来华留学生也在增加

  “留学,其实是中国人在表达自身向外求发展求生存

空间的意愿。即使孩子在高中阶段出国留学,能够更好地

融入西方生活氛围,孩子的根也在中国,而不会‘连根拔

起’。”李朱对人才回流很有信心,“中国的机会多,而

人才总是趋向机会的。如果有一天中国实力超过美国,留

学生就会回流。”

  对于人才这种宝贵的资源,“实际上全世界都在竞

争,这种竞争是双向的、多方面的。”

  “对高中生留学,没必要进行价值判断,这不是坏

事。留学生越来越多,其实也是高校竞争加剧的信号。只有

开放才能促进变革。关起门来是不可能发展的。留学生会

会回国?有市场就有吸引力,人才会作出自己的选择,

不用操心。更多人出去,不是坏事,海外华人越来越多,

对中国的好处也就越来越大。”

  

返回顶部